高德管理咨询网

服务热线0991-4527466 0991-4532499

产品推荐

董明珠讲“担当”: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浏览次数:正在读取 / 编辑:新疆高德管理咨询网 / 更新时间:2015-11-23

传统制造企业到底该如何转向智能制造­在工业互联网化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机会又在哪里­对中国制造企业来说,通过怎样的不断创新,才能找到核心竞争力,抓住智能制造的制高点­

  9月22日,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上,包括格力、华为、阿里巴巴、徐工集团、华中数控、潍柴动力、乐视、华帝、金蝶等中国企业的精英齐聚一堂,为“中国制造2025”的实践进行了一场智慧的碰撞。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进入关键节点,一方面制造产能总体过剩、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同质性竞争加剧;另一方面,由于新兴互联网企业基于消费端重构的商业模式挑战着现有制造业的运营体系,互联网企业甚至向前一步,以“定制化”重构了整个制造业的流程。

  而在国际上,德国的工业4.0、美国藉由工业互联网实现的再工业化,正在悄无声息地再攫取国际制造产业的技术核心和利润制高点。对中国制造企业来说,能否抓住产业互联网化的大潮,将直接决定中国在下一轮经济周期的地位。

  对于这个宏大的议题,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中仅有的3名企业家委员之一、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以企业家“国家责任担当”的方式给出了答案,提出要“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董明珠表示,“我们中国企业可能更多人想到要怎么赚钱,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想的不是赚钱,应该是担当。如果我们没有担当,我们中国不可能强大。”

  同时,格力电器以发布2016年四大新品和“六赞六反”倡议的形式,提示格力在行动,中国品牌在行动。

  敢于担当:唯一的选择就是创造

  在董明珠看来,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根本上是要解决企业要敢于担当的问题,要有社会责任,而这个担当,唯一的选择就是创造。“我一直在想,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已经讲了要实行‘双智化’,是要找到我们自己的出路。我们的贡献在哪里­我们能为世界做什么­唯一的选择就是创造。我们要做出无数个品牌,走向世界。”董明珠表示。

  那么,如何进行创造,又进行怎样的创造呢­

  多方的数据和研究最终指向了“互联网+,物联网和互联网思维,和中国制造最终肯定是走向融合的,谁也离不开谁,只是嫁接还需要时间,但嫁接过程中中国制造一定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国家不可能走出强国之路。”这也恰恰是董明珠提出“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路径,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朝晖则表示,“中国制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走在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关键核心点,就是智造的核心点,它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要有高技术含量与核心技术。比如格力电器,现在是全球空调制造老大,强在什么地方­就是它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远超同行业,这带来了企业技术含量、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个层面体现在要有制造能力,即是智能制造。装备的现代化是智造里很重要的一块,全球有领先地位的一些企业早就走在前面了。其中,高级工程师、技术工人等高技能人才都非常重要;第三个层面是制造业文化的发展。未来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提供定制化服务,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定制化正成为可能性。这不仅是自动化的问题,它还带来更深层次的是文化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在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中,在这个三个方面有非常好的实践。首先,格力重视技术创新;其次,格力的智能制造早在2012年就开始了。而技术工人的培养方面,格力也有领先行业十余年的意识,直到今天,格力都是中国甚至全国空调行业的“黄埔军校”。在制造业文化方面,格力也是很早就关注到了用户需求层面。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格力通过远程数据传输就能清晰地知道卖出去的空调的运行状态,甚至会比用户更早地了解到空调存在的问题,提前上门维修。在今年厦洽会期间,董明珠提出,格力要成为一家服务型公司,即为用户提供空调服务的一家公司,体现了服务用户的思维。

  不仅如此,“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格力的全球化还包含着登上国际舞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

转自:世界经理人网



关闭